目前分類:編輯愛囉唆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為了暑假的新書上市,小編戰戰兢兢地寫信給作者丹尼爾‧凱曼,沒想到馬上得到了回信!大好消息是:

卡明斯基的新書上會有作者給台灣讀者的親筆問候!

小編當然會力爭作者的親筆簽名,一定要給他討到!新書內還會有作者專訪,小編在詢問的信上落落長嘮叨了一番,沒想到作者一口答應接受專訪~~

從作者回信的口吻來看,真是個很親切的人哪~~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閱讀到高斯對拿破崙毛遂自薦的描述時,小編覺得內容很無厘頭,還道是作者的古怪趣味:

  雖然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但是他真的對拿破崙很感興趣。據說他立刻給拿破崙寫了六封信,其中一封信中提到,他曾經撰寫過一篇相當傑出的論文,內容是關於以固定角度來分圓的方法。此外打架他也一定會贏,因為他總是選擇先出手,並且自信滿滿地認定自己一定會贏。

直到今天閱讀到拿破崙的故事,才知道作者可不是在亂掰:

  拿破崙的身材在同齡孩子間顯得矮小,壯碩一點的孩子常欺負他。為了彌補不足,他成了打架高手,而且學會了先下重手為強的道理,因此被大家視為衝動而具有侵略性。

嗯,連這點小細節都是有根據的。又不免聯想到,在面試的時候,總會找機會跟方法跟對方搏感情,高斯老頭還挺不賴嘛。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編在網路上看到了許多疑問,總想說要找一天好好來解釋這個問題。

作者丹尼爾‧凱曼在德國也碰到媒體問到類似的問題。不用對話框並非史無前例,有些作家寫作也少用對話框,但並非說從頭到尾全無,《丈量世界》完全排除對話框的寫作方式,是作者特意設計,他這麼回答媒體:「我寫作時像個瘋狂的歷史學家。」

這該從德語這個語文說起:德語文法裡有種規則叫做「間接語法」(indirekte Rede),在轉述他人說法時,會使用「間接語法」。間接語法有幾個特性,排除動詞變化這裡不談,所有間接語法的主詞都要從「我」換成「他」。「間接語法」多用在寫作時引述用,在德語學術文章中很常見,小說中也會出現,作者不採用對話框,直接讓角色A引述角色B說的話時會使用的語法。

在學科中,最常用「間接語法」的就是歷史學者,歷史學者需要引述大量的史料,這些史料的引用方式,在德語中大多會採用「間接語法」。

作者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方式,就要對上那句「瘋狂歷史學家」的回答。作者解釋說,他的兩位主角是歷史人物,為了創造出閱讀時的「歷史」氛圍,所以採用了德國歷史學家常用的史料引用法。確有德國媒體認為,這種表述方式反而讓這本書讀起來很滑稽,原本所有應該是「我」的地方都變成了第三者的「他」,從洪堡口中講出來特別奇怪。「本年度最奇怪小說」的稱號正是這樣來的。

至於繁體中文版的讀者會不會得到相同感受,小編很難回答,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習慣,我又是這兩種語言之間的溝通者。我讀德語原著的確得到很多德語語文內的特有樂趣,讀繁體中文版《丈量世界》的樂趣是看到譯者將原著要傳達的閱讀感覺重現在我的母語中,兩種語言的文法與使用習慣差異不免造成某些限制,但是譯者闕旭玲也善用中文的語言特色,在某些中文能盡情發揮的地方,製造出比原著更好的意境與笑點。

作者特意安排,譯者與編輯僅能盡量符合原汁原味,保持作者的設計是一種方式,但是有些地方還是為了中文讀者而做調整。冒號還是有的,不過盡量避免了,若是在中文使用上會使表述更清楚,就會採用,每使用一個冒號與逗號,都有仔細評量過。

不過,《丈量世界》全書中有一個地方出現「我」這個字喔!不知道有沒有讀者發現了呢~^_^

相關閱讀: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AZ)採訪稿:我寫作時像個瘋狂的歷史學家(„Ich wollte schreiben wie ein verrückt gewordener Historiker“)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棟就是小說裡洪堡兄弟長大的城堡,那棟鬧鬼又發生親哥哥欲毒害親弟弟的地方。

這張照片的拍攝年代已經有點模糊了,記憶中似乎是1998年夏天,要不就是1999,要不就是更早。當年小編還是德國某大學的學生,跟著學校教育系辦的暑假校外教學課程跑了一趟德東地區。因為洪堡的哥哥威廉是個教育學家,所以行程上安排去了柏林郊外的Tegel參觀,也就是洪堡的家。

那時候,小編還不知道誰是洪堡(@@),只知道是個有名人物,但是到了當地,這棟城堡以及周遭的環境深深吸引了我,感覺像天堂。我牢牢記得當時在參觀城堡內部時的感受,「真是漂亮的城堡啊!」說實話,洪堡的家絕對比不上大家熟知的童話城堡新天鵝堡那麼華麗,卻展露出豐富的知識光華,屋內井然有序的氛圍,少了貴族的華麗,多了知識份子的驕傲。

小編忍不住多拍了幾張,拍照前當然取得了屋主的同意。因為太漂亮了,所以小編懇求屋主讓我拍照,屋主只說:「請適可而止。」是以留下了這些照片。這棟城堡目前由洪堡的後人管理,某些房間仍然有人住,只有部分房間供外人參觀。我想這地方其實並不算是遊覽名勝,又位在柏林市郊,會來這裡的觀光客是少之又少。也許要去參觀前還得先預約,否則說不定平常並不開放。


威廉在羅馬擔任普魯士大使時帶回來的紀念品。

屋主在為我們做導覽時,有特別說明,這些雕像都是貨真價實從羅馬運回來的。我想因為城堡主是威廉,整棟城堡的風格就比較偏向威廉的喜好,如果是亞歷山大的話,屋內展現的風情可能會充滿南美洲或俄國的異國情調。這也僅止於我的猜想。

參觀完城堡後,大家去參觀庭院。洪堡家的庭院還真是大啊!光要走到底就花了十分鐘。從庭院最頂端回望過去,城堡幾乎被樹林淹沒,彷彿是森林中生出來的小建築物。雖然走了十分鐘才到底,但柏林的夏天氣候宜人,在美麗清新的庭園中散步,大家不知不覺都興奮起來。

庭院的底部是洪堡家的墓園。兄弟倆是不是都葬在這裡,我已經不記得了,可以確定洪堡的母親葬在這墓園中。那時我心想,這墓園面對著美麗的庭院,能葬在這裡真是幸運啊!我已經忘記有沒有想過以後也能葬在這種地方的念頭,但是我當時真的很不想離開。

最後大家在城堡後方的草原上休息。草地上放著幾把躺椅和圓桌,大家就在躺椅上享受悠閒的陽光。

以上照片都是小編個人所有,因為當時並沒有數位相機,照片品質當然不夠好啦。不過應該看得出來因為天氣好,所以拍出來的照片非常明亮,既使在屋內照,也沒有使用閃光燈喔(一方面顧及屋主,又得保護古蹟,所以免去了閃光燈)。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禮拜小編收到朋友從柏林寄來的明信片,朋友收到我寄去的《丈量世界》一書,於是回寄這張明信片為紀念。

朋友說這張明信片目前已經不容易買到了,他買了兩張,藉由這次機會,將這張頗具歷史價值的明信片寄來給在台灣的小編。照片上是位於柏林菩提樹下大街的洪堡大學正門,小編在多年前曾經在這裡駐足過三次,第一、二次時柏林仍在建設中,冬天灰暗的天空下很難發現這個略顯昏白的大學。當時有朋友正就讀這所大學,是以有機會進去參觀了一回。歷史悠久的大學,偏偏又位於東柏林,感覺上像是光華褪盡、年久失修,走廊上還保有非常少見的木製地板。

第三次去洪堡大學是夏天在柏林逛大街正好經過,說實在的,要逛柏林最宏偉、充滿帝國往日光輝的菩提樹下大街,一定會從洪堡大學的門口經過(各位去柏林別忘記去瞻仰一下),那時碰巧看到大學門口廣場上有一攤大學裡面常見的古書舊書跳蚤市場,當然憑著一股挖寶的衝勁就在市場上拼了兩本書。

要特別介紹一下寄明信片的朋友,他目前正是洪堡大學的物理博士生,以前我們就合作過《亨利國王的鼻尖》,朋友擔任了書的審訂,解決了許多書內的科學問題。這次編輯《丈量世界》,免不了也碰到一些數學、科學問題,這位朋友自然頃囊相助,一一解答小編的疑問。其中特別要提的是高斯在新婚之夜床上靈光閃現的德文公式Summe d. Quadr. d. Differenz zw. beob. u. berechn. → Min.,這句翻譯正是出於朋友揚雄之手。那時小編正為這句話頭痛,趕緊從台北辦公室發了一封信詢問遠在柏林的揚雄,沒想到在一個小時內就收到救援信,這句美麗的高斯公式翻譯(觀測值和計算值的差取平方以後求出各項的總和應趨於最小值)彷彿是揚雄信手拈來,小編原封不動地放在書上了。還有幾個高斯的數學思考、連洪堡也聽不懂的球面函數,都是請教了揚雄。對小編來說,揚雄就是製作《丈量世界》的高斯!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丈量世界》裡的兩位洪堡,一是弟弟亞歷山大,一是哥哥威廉,在德國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弟弟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探險家,哥哥則是德國非常重要的語言學者與教育學家,以及普魯士的官員。德國歷史上,沒有一對兄弟能像洪堡一樣,他們的研究熱情和豐富的學養,對德國影響深遠。亞歷山大的故事在小說裡已有許多著墨,所以在這裡對威廉多做一些簡短介紹。

洪堡家族原屬於中產階級,兩兄弟的祖父是名軍官,因功受封為貴族。他們的父親娶了一位有錢家族的女兒,家業因此興隆。兩兄弟在柏林Tegel長大,父母給予他們非常好的教育,其中一位老師,便是小說中的管家坤特,他擔任洪堡兄弟的私人家教十多年。
從左到右:席勒、威廉、亞歷山大、歌德

依照家裡的安排,威廉原本在大學裡學習法律,轉學到哥廷根後,改讀哲學、歷史、古典語言學。他對古希臘哲學的熱情,讓他結識了德國文豪席勒,進而認識了歌德,並與席勒交往甚深,對兩大文豪的作品多有評論與建議,其中包括了席勒的抒情詩、劇作《華倫斯坦》,以及歌德的《Herrmann und Dorothea》。

母親去世後,洪堡兄弟獲得了鉅額遺產,威廉繼承了在Tegel的家,亞歷山大則將家產奉獻在前往美洲的探勘之旅上。


洪堡大學內的威廉洪堡紀念像

威廉曾擔任普魯士駐羅馬外交官多年。亞歷山大從美洲回來後,於1805年前往羅馬探望威廉,在羅馬停留了三個月。1808年後,威廉回到普魯士,致力於普魯士的教育改革。普魯士雖是以軍事立國,面對拿破崙的法軍卻依然不堪一擊。威廉於是決定在教育上為德意志尋找新的力量。他成為普魯士的教育部長,在拿破崙垮台後,他與哈登貝格同為維也納會議的普魯士代表,參與訂定歐洲新秩序。他以「研究與教學合一」、「學術自由」的理念,創建了柏林洪堡大學,認為大學的終極目的是追求知識與學術研究。

威廉精通多國語言,包括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巴斯克語、匈牙利語、立陶宛語、捷克語,並且研究過美洲原住民語、科普特語、古埃及語、中文、日語、印度梵文。他學習這麼多語言,主要是因為他認為語言是瞭解人與民族個性的重要管道,傳播知識的重要媒介。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是為了這兩個logo....



上次自己製作logo是多少年前的事啦?為了這次部落格,只好重操舊業。年紀大了,果然記憶不強了,老早忘記logo是怎麼做的。望著以前自己做過的logo,心裡真有跟高斯懷疑《算學研究》是不是真是自己寫出來的一樣疑問:「這真的是我做的嗎?」

以前20歲的時候.....不來了!高斯老頭有個觀念很對:慢慢算就會算出來,所以我慢慢做......logo..................

再重摸繪圖軟體幾天之後,我今天終於想起來logo的邊框怎麼做了!哇哈哈~~我果然是寶刀未老啊!我的腦袋還是沒有背棄我嘛!

學美術的不要吐槽,我是自學的啊>_<

其實我很想做個logo,上面有閃字加愛心亮框的:I LOVE 高斯......I LOVE 洪堡

要讓人吐血級的閃亮!

logo完成後才驚然發現:兩個字體不一樣啊~~~~(泣)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