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新聞專區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原文引自中時電子報

中國時報  2007.05.17

丈量世界---丹尼爾.凱曼著/闕旭玲譯/商周出版

彭蕙仙

這麼好看的小說真是不可錯過,走過人生百味的熟齡族讀來一定感受複雜。這本小說,一開始讓人捧腹大笑,之後竟漸漸落入感傷情懷。作者寫兩位德國科學家:數學家高斯與探險家洪堡的生平故事,透過幽默細膩的筆觸,不但讓人看見聰明腦袋背後,不平凡的思維與不通人情與自私自利,其實往往是一體之兩面。或許正是這種「極度自我」的人格才能成就不凡的「發現」,他們專心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如高斯只把妻子視為欲望的對象與勞務的提供者,因此對婚姻的「產出」──兒女,棄如敝屣,而洪堡則終身未娶,一生無暇識得情欲滋味。

酷愛測量的兩人卻一生無能測得生命的奧祕:愛;亦無從測知生命的另一個奧祕:造物者為你量度的生命長度。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刊於破報,正是交換連結活動中網友skater的作品。

科學家跟你想像的不一樣:《丈量世界》

文/洪靖
書名:丈量世界
作者:丹尼爾.凱曼(Daniel Kehlmann)
譯者:闕旭玲
出版:商周 2006 / 12

洪堡(Humboldt, 1768-1859),地理學史中的「自然地理學之父」,因為進入亞馬遜森林探險而廣為人知。高斯(Gauss, 1777-1855),數學史上的「數學王子」,22歲寫下的《算學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讓他名震四方。在本書中,這兩個看似關係「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有了交集:無論是踏片四方的洪堡,還是足不出戶的高斯,他們都各自使用他們的方式「丈量這個世界」。

作者安排他們在一場1828年舉辦的「科學大會」上相遇,接著交錯地倒敘了他們在1828年之前成名的過程(洪堡的探險歷程、高斯的數學研究),最後,作者將時間拉回1828年,成為好友的洪堡與高斯,在1828年的交會之後,各自走向自己的後半生。

這不是一本嚴肅、學術的「科學史」,而是一本精彩、生動的「科學史小說」。我們應該問,除了娛樂、趣味之外,它還有什麼?答案是:作者寫出了「有血有肉」的科學家,而不是我們傳統預想中「與世隔絕」或「與世無爭」的科學家。我們看到的是愛往妓院跑的高斯、迷戀妓女的高斯、成天抱怨的高斯、把其他人都視為笨蛋的高斯;我們也看到視女人為無物的洪堡、在熱帶雨林裡一直打蚊子的洪堡、跟著食人族土著吃人肉的洪堡、在高山上冷得半死的洪堡。很誇張嗎?不。根據許多的科學史研究,科學家常常不是大家預想的「英雄」模樣:伽利略(Galileo)不只觀察自由落體,他還跟教會阿諛諂媚,只為了出版他的作品;牛頓(Newton)不只研究物理學,他還大搞鍊金術;愛迪生(Edison)發明電燈,不是因為他「千次試驗」偶然找到了鎢絲,而是他在以賺錢為目標的「成本考量」下,計算出應該使用高電阻材質。或許我們應該這麼說:《丈量世界》雖然是一本虛構的作品,但在呈現科學家的形象上,它卻沒有離開真相太遠。

在寫作手法上,《丈量世界》也有它獨具一格的地方。這本小說,有許多的對話,但是閱畢全書,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冒號(:)與引號(「」)。試想,我們如何能在行文上讓主角們聊天、溝通,卻完全不需要這些標點符號?幾乎難以想像。由此,我們不難想見作者功力之高深(當然,譯者亦功不可沒)。另外,許多推薦者與推薦文都把焦點放在這本書的娛樂性、冒險性之上,甚至讚頌書中主角對於「科學理性」的崇拜,值得做為讀者的模範,我認為,這些都不符合本書的原意。娛樂與冒險的成份確實存在,但僅在於全書前3/5,越到結尾,劇情越顯得沉重,無論是高斯與洪堡,都被現實生活所困擾:高斯的年老讓他思考逐漸遲緩、洪堡的名氣反而讓他不能自由來去的進行探險。「科學理性」也不是不存在於書中,而是到了最後,高斯與洪堡都開始感嘆「科學理性」的缺漏與遺憾,有太多他們所面對的事,沒有辦法用科學理性來解決。因此,從寫作手法看來,與其說作者企圖提供閱讀的趣味或是讚揚理性的優越,倒不如說作者希望呈現出科學家的生活百態與理性萬能的反思。

更重要的是,作者為什麼選擇「丈量世界」作為洪堡與高斯的交會點?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作者呈現出了科學哲學討論裡「世界觀」的意涵。所謂「世界觀」,指的是科學家在看到一個現象時,如何進行「解讀」的過程。在傳統科學史的描述中,科學家常常藉由「客觀地觀察」某個現象,然後量測某些數據,接下來便藉由這些數據來構築他的理論公式。這樣的觀點其實有問題,舉例來說,伽利略提出「單擺等時性原理」(擺動週期與擺錘重量、擺幅大小無關,僅與擺繩長度相關),但是伽利略在「觀察」一個單擺時,他怎麼知道要去量測「週期」、「擺錘重量」、「擺幅」、「擺繩長度」?他為什麼不是去量測「擺錘形狀」、「擺繩重量」、甚至「擺動的弧度長」?換句話說,「觀察」從來不是「客觀的」,而是包含了許多預設以及先入為主的意見與觀點。再舉一列,哥白尼之所以推測行星呈現球狀,其運動軌跡為圓形,並非因為「觀察」紀錄所得,而是因為他堅信:世界上最完美的形狀,是圓形,而宇宙屬於「神的領域」,因此必定是完美的。也就是說,雖然科學排斥這些常被視為「形而上」的信念與偏見,然而事實上,正是這些信念與偏見開啟了科學史上重要的發現與學說。不一樣的科學家,抱持著不一樣的信念與偏見,意即,他們擁有不一樣的「世界觀」—正如洪堡與高斯。洪堡堅信,唯有確實對大地進行量測,我們才能夠掌握世界的尺度,所以成天到晚待在家裡的人,永遠不會知道世界長什麼樣子;高斯則完全相反,他認為,要認識世界根本不需要東奔西跑,那些人之所以跑到世界的另一端進行量測,是因為他們不懂數學。我們可以看到,同樣以「丈量世界」為目的,然而「世界觀」的不同卻帶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作法與途徑。哪一個世界觀比較貼近真實的世界?哪一個人比較能夠發現科學真理?我們並沒有答案。也難怪,洪堡在晚年漸漸開始疑惑:「他們倆到底是誰去到比較遠的地方?誰一直留在故鄉?」(頁313)

有次,洪堡與高斯討論起了藝術,洪堡除了批評油畫不過是偽造世界之外,他說:「還有小說,根本就是謊話連篇的童話。作者自己鬼話連篇也就算了,卻老愛假借歷史人物之名大書特書。」(頁237)即便作者藉由洪堡之口揶揄自己一番,但我們實在很難否認《丈量世界》確實是一本精采絕倫的歷史小說,它不只讓讀者想要一次讀完,也讓讀者閱畢後心情低迴不已。如果《丈量世界》真的是「謊話連篇的童話」,我想,我倒寧可被騙。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黃哲斌先生訪問博達國際版權經理陳語萱小姐

「丈量世界」結合史實的精采小說
96.04.04 【陳語萱-黃哲斌】
「丈量世界」一書講述十九世紀後期德國一位世界知名的數學家高斯跟現代地理學之父洪堡兩人一生中最精采的時光,理性、科學的現代世界成型之際,為文明增添更的瑰麗的色彩。

打開你的電腦音響,歡迎收聽!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書/長篇小說》丈量世界
【聯合報/文/盧郁佳】

2007.02.22 12:58 am

出版社:商周

作者:丹尼爾凱曼

推薦理由:拋棄英雄主義,天才其實只不過是一種心智脫離塵世、凡事狀況外的怪腳。徐四金《香水》就塑造了這麼個天才小壞蛋,調香師葛奴乙,不惜搞連環謀殺,也要完成野心:創造完美香氣。他們執著的,不是名利基業,反而像香氣一樣飄忽無常、朝生暮死。

從《香水》以來,德國這20年最暢銷的小說《丈量世界》,主角也是兩位瘋狂鬼才:一是數學家高斯,比《美麗境界》數學家約翰納許更執迷數字,所以思緒老是跟地球人不同轉速,齒輪卡到,搶了拍子,踩了人,也仍渾然不覺地自行其是。一是地理學家洪堡,因哥哥屢次想謀殺他,而投入環球探險、測繪地圖之旅。

作者深入這些習慣搞自閉的天才內心,從他們與世界的格格不入,鋪陳出連環不絕的爆笑橋段,在幽默中展現出觀察人生的深度。使得這本書既好看,又偉大。

【2007/02/22 聯合報】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2.04  中國時報
蔡鴻君(旅德文字工作者)

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刊物《明鏡周刊》,日前公佈了2006年年度最暢銷的20本文學書和20非文學書。

其中最暢銷的文學書是長篇小說《丈量世界》,該書於2005年9月出版,即入選第一屆「德國圖書獎」決賽(只有6本入圍),兩個月內創下銷售31萬冊的傲人成績,在2005年文學類排行榜上排名第2,僅次於《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而且迅速賣出近 20個外國版權。上海三聯出版社在2006年7月即出版了簡體中文版,台灣繁體版則於今年1月推出(商周)。2006年1月底,《丈量世界》一舉衝破哈利波特的魔力,躍登榜首,而且持續數周,迄今已經售出85萬冊,當之無愧成為2006年度最暢銷的文學書。

《丈量世界》作者丹尼爾.凱曼1975年生於德國慕尼黑,父親是奧地利人,從事導演工作,母親是位德國演員,因此他持有兩國護照。凱曼22歲即出版處女作魔幻小說《貝霍爾姆的想像》,此後連續推出短篇故事集《陽光下》、中篇小說《遙遠的地方》以及長篇小說《馬勒的時間》、《我和卡明斯基》。《丈量世界》出版之後,評論界一片讚揚,有人將其與多年前的超級暢銷書《香水》相提並論,看好此書很快就能突破 100萬冊。

電視明星出書近年在德國已經蔚然成風,而且每每創下難以置信的銷售業績。2004和2005年度最暢銷的非文學書分別是Susanne Frohlich的《那個叫小胖子的我,掰掰!》(中文版木馬出版)和PeterHahne的《別再逗樂了:一個尋樂社會的結束》(Schlussmit lustig)。兩人均是德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前者在2004年銷售了50萬冊,後者自2004年9月出版,截至2005年底銷售了70萬冊。

2006年最暢銷非文學類圖書的得主Hape Kerkeling,依然是一位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Kerkeling得過多項演藝界大獎,2001年,他身背行囊,獨自踏上旅途,從法國南部出發,穿越西班牙南部的庇里牛斯山脈,到達Santiagode Compostela,歷時38天,徒步近800公里。這段被叫作「雅各之路」的路程,從11世紀起就是基督教徒朝聖的一條重要的旅途,因為相傳 Santiago de Compostela是耶穌的門徒雅各安葬的地方。他把這次旅行的日記加以整理,出版了《我的一次出行》(Ich bin dann malweg)。這本書以日記體寫成,記錄了作者每日的所見所聞以及由此產生的對現實生活的聯想。評論稱:「這是一本充滿幽默、智慧、熱情的書,作者既在尋找接近上帝的途徑,同時也在尋找自我以及漫遊的不可估量的價值。」出版該書的Piper出版社絕對沒有料到,這本記錄基督教徒朝聖之路的旅途日記,從 2006年6月份起,幾乎一直獨佔鰲頭,竟然在7、8個月裡銷售了110萬冊。看來「名人效應」加「基督教傳統」,在德國讀者中還是大有市場的。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1.14  中國時報開卷版
劉威志(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丈量世界Die Vermessung der Welt 作者:丹尼爾.凱曼(Daniel Kehlmann) 譯者:闕旭玲 出版:商周出版 定價:280元 類別:小說事實可能比小說更怪誕,但是小說也可能比歷史更覺「真實」。《丈量世界》是以兩位偉大德國人為主角的歷史小說。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是德國最著名的自然學家、探險家,足跡跨越拉丁美洲,遠達中俄邊境,關於他的遊記和報導轟動歐洲上流社會,是當時最著名的學術人物。高斯(Carl FriedrichGauss)是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被譽為「數學王子」,在天文學,測地學與磁學上也有重要的貢獻。兩人都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赫赫功績。本書開始於1828年兩人在柏林唯一一次的相遇。兩位顯赫人物見面時,卻要保持站立靜止不動長達15分鐘,等待剛剛發明的攝影術留下這珍貴一刻的永久紀錄。(攝影板上只有殘缺模糊的影子!)

接下來時間拉回到兩人的童年,分別回溯高斯自小展露天才,及洪堡的貴族教育,跳躍地掃描兩人生命中的精采片段。洪堡追尋奧利諾科河與亞馬遜河交接處的天然運河,與攀登當時歐洲人所知的世界最高峰欽博拉索山的探險經歷,是本書最刺激迷人的部份。所到之處,他孜孜不倦地採集動、植、礦物,蒐羅風土人情,寫下詳細的信件與筆記。但是,如同洪堡殘缺的回憶:「當時在島上…到底是怎麼脫困的?…他也真的不知道。到底是怎麼辦到的?」所有艱辛的旅程又似幻夢。

高斯自小就異於常人,他不了解為何別人「無論是說話或行動時,一定要先停頓一下…。為什麼他們會想得這麼慢,這麼困難,這麼辛苦?」19歲就發現正17邊形的尺規做圖方法,24歲就完成空前鉅著《算學研究》。他超卓的天才卻讓他對週遭的人事覺得深深不耐,一直抱怨痛恨他所遭到的種種限制。在書中,兩主角各有位同伴──洪堡的旅伴邦普蘭及高斯的兒子歐根,兩位同伴將主角不尋常的個性襯托得更加鮮明。

拋開一般人對德國小說沉重深刻的印象,年輕的德國小說家凱曼以流暢又帶些諷刺的筆法,匯入魔幻寫實的技巧,將這兩位偉人刻畫得無比生動,似乎比歷史的影像還要真實。這可能是本書可以擊敗《哈利波特》、《達文西密碼》,出版後高居德國暢銷書榜長達一年的原因。當然,歷史中的洪堡不見得如此「啥米都不驚」,高斯說起話來不會都那麼尖酸。但是在作者筆下,混合歷史和豐富的想像細節,讓書中人物活靈活現,這是本書最吸引人的特色

absolute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